中央政法委主管的《長安》雜志在2024年第5期“長安經驗”專欄中,刊發(fā)我市文章——《汕尾市健全“田字形”基層治理體系》,介紹我市基層治理工作經驗做法。
原文內容如下: 汕尾市健全“田字形”基層治理體系 廣東省汕尾市加強和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構建橫向為鎮(zhèn)、村、組三級治理架構、縱向為“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運行機制的“田字形”基層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現(xiàn)代基層治理格局。 鞏固強化鎮(zhèn)、村、組三級基層基礎建設。完善制度機制建設,制定汕尾市鞏固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方案,圍繞“大黨建”“大治理”“大發(fā)展”三大板塊26項重點任務,明確“十四五”期間總體目標和工作思路。落實四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治理責任和基層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等制度,推動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治理制度、標準、平臺、機制,提升基層治理統(tǒng)籌指揮能力。深化鎮(zhèn)街“一中心四平臺”實體化規(guī)范化建設運轉,充分發(fā)揮鎮(zhèn)街黨(工)委“龍頭”作用,推動全市56個鎮(zhèn)(街、場、區(qū))全面實施鎮(zhèn)街權力、責任、服務及鎮(zhèn)街黨(工)委抓 “四平臺”工作職責“四張清單”,完成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提檔升級,延伸建造村級工作站,一體推進預防、調解、紓困、解惑、幫扶等基層治理工作。加強黨員干部培訓輪訓,落實研討培訓專題學、巴士黨校沉浸學、主題黨日傳導學、微縮巡展下沉學 “四項舉措”,實現(xiàn)全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高黨組織領導力影響力。 深化“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治理機制應用。以市、縣、鎮(zhèn)三級社會治理中心為指揮樞紐,推進“民情地圖”智慧治理平臺 “善美民情”“善美網格”“善美村居”三大板塊常態(tài)化應用,匯集32個黨政部門435類數據,建成涵蓋人、事、地、物、組織的民情數據庫,上線“一村一警”“防止返貧監(jiān)測”“防災避險”等13大類35個應用場景。將公安、消防等15個部門涉及基層治理18項服務管理事項統(tǒng)一納入“一張網”管理,做實“多網合一、一網通管”,提升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水平。構建“大網格+中網格+小網格+微網格”四級網格治理體系,制定印發(fā)汕尾市實施“微網格”治理工作方案,堅持以點帶面、壓茬推進,推動示范點建設,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著力建強用好鎮(zhèn)級綜合治理委員會工作平臺,全力打造矛調一站式平臺,建設“一廳五室”(群眾接訪大廳、網格化管理室、研判分析室、部門進駐室、調解室、心理咨詢室)運作模式。全面整合公、檢、法、司、信訪等部門資源進駐社會治理中心,進一步健全“訴調、警調、檢調、專調、訪調+社會力量”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推動解決矛盾糾紛由多部門向一中心轉變,做到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聚焦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知識產權、勞動關系等民生領域,積極構建類型化專業(yè)化多元解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