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記者?陳曉銘)作品《紅色資源“四級聯動”“八全融入”育人模式的實踐探索》入選廣東省30個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優(yōu)秀案例;開展紅色故事宣講進中小學校園活動,累計開展校內外宣講20余場次,覆蓋師生和群眾5000多人次……近年來,汕尾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積極探索紅色基因傳承路徑,打造“黨建領航、紅心鑄魂”品牌,在教育教學、文化傳承與地方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取得顯著成效。
該黨支部將紅色故事宣講作為黨建工作關鍵一環(huán),成立海陸豐革命老區(qū)紅色故事宣講團,由黨支部書記掛帥指導,定期組織專題培訓,邀請資深講師指導宣講技巧與經驗,同時開展內部研討交流活動,提升宣講團理論水平和宣講能力。該黨支部積極為宣講團拓展宣講渠道,主動與城區(qū)、紅海灣開發(fā)區(qū)等地的中小學校、社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立聯系,為宣講活動搭建廣闊平臺。
在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方面,該黨支部立足地方教育需求,深入挖掘海陸豐地區(qū)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黨員教師精心整理一系列英雄事跡和感人故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故事庫。該黨支部以紅色故事庫為依托,積極開展紅色故事宣講進中小學校園活動,讓廣大師生和群眾深刻感受海陸豐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無私奉獻精神和崇高愛國情懷。
與此同時,該黨支部堅持黨建與業(yè)務深度融合,將紅色基因傳承與教學科研工作緊密結合,成立海陸豐紅色文化研究中心和海陸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黨員教師圍繞海陸豐紅色文化開展研究,積極申報科研項目,發(fā)表學術論文,參與編寫相關教材,在教學實踐中,將紅色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虛擬仿真、案例教學、情景模擬、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讓紅色故事走進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組織學生參與紅色故事的收集、整理和宣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該黨支部還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以紅色故事宣講為載體,助力地方文化振興。深入海豐紅宮紅場、新山村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志愿服務,講述紅色故事,為群眾送去紅色文化盛宴,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積極參與“百千萬工程”,與地方政府、學校等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弘揚活動,傳播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為地方文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