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社信息法律護航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應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組織掌握和使用大量的個人信息,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對個人信息的非法收集、濫用、泄露等問題,個人信息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真落實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人社網絡安全的有關規(guī)定,全力加強人社個人信息保護,防范個人信息泄露隱患,切實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
相關法律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 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2、《信息安全技術 個人信息安全規(guī)范》
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通信通訊聯(lián)系方式、通信記錄和內容、賬號密碼、財產信息、征信信息、行蹤軌跡、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
1.對個人信息控制者:a) 不得欺詐、誘騙、強迫個人信息主體提供其個人信息;b) 不得隱瞞產品或服務所具有的收集個人信息的功能;c) 不得從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d) 不得收集法律法規(guī)明令禁止收集的個人信息。
2.個人信息安全應該遵循選擇同意原則:向個人信息主體明示個人信息處理的目的、方式、范圍、規(guī)則等,征求其授權同意。
3.提示:網站、APP在采集您的信息前, 應明確告知您收集、使用您個人信息的規(guī)則(包括目的、對外共享、轉讓、公開批露等情況),并請求您的授權同意,您應仔細閱讀授權條款,保護自身利益。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盜竊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明確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確立個人信息的獨立民事權利地位。
5、《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規(guī)定建立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保密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信息機構、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信息技術服務商及其工作人員對在工作中獲知的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承擔保密責任,不得違法向他人泄露
第二十五條 規(guī)定建立健全社會保險信息系統(tǒng)安全防護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和災難恢復演練,確保社會保險個人權益數據安全
二、人社網絡層層設防
個人信息與公民隱私和財產安全息息相關。隨著金保工程的不斷推進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人社系統(tǒng)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在傳輸和使用過程中確保數據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至關重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規(guī)劃和部署,構建了統(tǒng)一的網絡安全體系,全力保障人社個人信息安全。
1.構建人社網絡安全體系
構建以人社數據資源為核心的人社網絡安全體系。
2、防護手段日益增強
為滿足業(yè)務辦理渠道和應用場景多樣化,保障人社領域個人信息保護安全需求,通過不斷演進加強的安全認證方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務方式。
線下:一人一卡,一數一源,構建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和憑證的身份認證體系。
線上:電子社保卡與實體社??ㄒ灰粚?,結合電子認證、人工智能等互聯(lián)網技術手段,實現(xiàn)“實名,實卡,實人”認證,建立線上業(yè)務個人授權機制,證明“我是我,是我操作,是我查詢” 。
3.安全認證不斷升級
以人社信息安全為目標,
進不來:使用防火墻、入侵防御檢測系統(tǒng)等讓黑客進不來;
拿不走:采用防火墻等保障拿不走;
看不懂:采用數據庫加密等手段讓黑客看不懂;
改不了:采用電子認證CA證書等確保數據改不了;
走不脫:結合審計系統(tǒng)讓黑客走不脫;
丟不了:實現(xiàn)數據丟不了
人社系統(tǒng)建立了兩地三中心的災備架構,采用多種信息加密技術。
三、加強管理 確保安全
1、《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辦法》中第二十三條:建立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保密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信息機構、社會保險服務機構、信息技術服務商及其工作人員對在工作中獲知的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承擔保密責任,不得違法向他人泄露。
2、《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辦法》中第二十五條:建立健全社會保險信息系統(tǒng)安全防護體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和災難恢復演練,確保社會保險個人權益數據安全。
四、登官網平臺 防網絡陷阱
1、認清官方網站:
http://hrss.gd.gov.cn 以gov.cn結尾的域名
2、使用官方APP、公眾號,警惕信息泄露
五、人社情系你我他 網絡安全靠大家
人社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財產息息相關。為防止不法分子蓄意竊取、利用人社個人信息,公眾在使用非官方授權APP、非人社部門網站查詢人社個人信息等相關業(yè)務時應提高警惕,積極防范,應通過官方渠道辦理相關業(yè)務。